【熊野古道】中邊路巡禮(四):湯峰溫泉→舊社地大齋原→小雲取越

by 大頭叔叔

本篇內容

中邊路巡禮(四):紀錄〔湯峰溫泉→舊社地大齋原→小雲取越〕徒步過程,平實地記載所見所聞的大小事。

參考資訊

今天行程,參考田邊市熊野觀光局的旅遊地圖《熊野古道めぐり地図帳 中边路》:

■小雲取越 (請川〜小口)

(圖片來源:田邊市熊野觀光旅遊局《熊野古道めぐり地図帳 中边路》)

今天行程主要是「小雲取越」、湯峰溫泉、舊社地大齋原。對於「中邊路」六天巡禮,「小雲取越」相對為較為寬鬆的一天。

我們安排在本宮停留一日,也去了湯峰溫泉和大齋原,所以特別將這兩景點的實際足跡放在今天。實際上以時間而言,若一大早走此二景點,包括搭車往返湯峰溫泉與熊野本宮大社,應該也是足夠的。

里程與時程實記

今日關於行程上的里程與用時,僅以「小雲取越」為之,其他不計。

  • 路程:〔湯峰溫泉→舊社地大齋原→小雲取越〕
  • 實走里程13.0km,實走用時5時43分 (官網里程應為13.0km,標準所要時間5小時35分)
  • 時程進度 (區段的里程數;實際用時)

0937 本宮大社前(巴士)/0957請川巴士站/1015請川登山口(3.8km;85分)→1122松畑茶屋跡(0.3km;8分)→1130萬才峠分岐(1.4km;34分)→1204百間ぐら(2.0km;39分)→1243-1306石堂茶屋跡(1.6km;57分)→1340櫻峠(0.5km;18分)→1358櫻茶屋跡(2.4km;67分)→1505-1528和瀨渡船場跡(1.0km;35分)→1540小口自然之家

〔說明〕停留較長時間:石堂茶屋跡23分(1243-1306)、和瀨渡船場跡23分(1505-1528)

足跡實記(四)

今日行前

早餐,昨晚便利商店買的吐司加草莓果醬,然後配咖啡。比起昨天民宿的早餐,略顯寒酸。不過,「窮遊者」總是如此,能填飽肚子已很有福氣了。

湯峰溫泉

從本宮大社前搭車,來到湯峰溫泉,人少得讓人有點訝異,實在見不到幾個人。

〔註〕倘若一大早搭車前來,06:35本宮大社前,搭乘熊野御坊南海巴士#53,06:46到達湯峰溫泉。

以溫泉煮蛋的地方。本想買幾個生蛋來玩,無奈當時附近店家恰巧都沒有販售,小小心願無法達成。

在湯胸藥師、東光寺、公共浴場溜搭一下。

走過湯谷川上的壺湯橋

「つぼ湯」是熊野詣中頗具名氣的「湯垢離場」(沐浴淨身之地)。它與「湯峰溫泉」共同構成「紀伊山脈的聖地與參拜道」的一部分,並於2004年被列為世界遺產,成為全球第一個被認定為世界遺產的溫泉。

朝「熊野古道 大日越」走,路標:熊野本宮大社3.3km、湯峰溫泉0.1km。

「湯峰王子」原本位於湯峰溫泉的中心,緊鄰供奉湯之峯藥師佛的藥師堂,這尊佛像正是「湯之峰」地名的由來。

這裡,是中邊路押印帳「#23湯峰王子押印所」。

明治36年(1903年)火災,神社建築與藥師堂一起被毀,神社遷移到現在的山丘上。

舊社地大齋原

從湯峰溫泉搭車,「大齋原前」巴士站下車,這班車是龍神巴士。

〔註〕如果一大早搭車去了湯峰溫泉,08:00搭乘龍神巴士#84,08:20返回到本宮大社前,也可以提前在「大齋原前」巴士站下車。

進入大齋原前的鳥居

鳥居旁邊的「必勝祈念碑」,路標:舊社地大齋原0.2km、熊野本宮大社0.8km。

走過「潛水橋」,這裡在1889年大洪水之前是一座「高橋」。

走進「舊社地大齋原」

1889年8月的一場大洪水吞沒了「熊野本宮大社」的主殿建築,神社建築的大部分被沖毀,而在洪水中倖存下來的四座神社被遷移到了「熊野本宮大社」的現址。被沖走的中四社和下四社,以及原境內摄末社。

目前「大齋原」建有兩座石造神社,左側供奉中子社、下誌社的神靈,右側則供奉境內的雪車社和雪水社的神社。

「大齋原」的部分舊社地現況,照片最右側為中邊路押印帳「#22旧社地大斎原押印所」。

世界遺產「熊野本宮大社 旧社地大斎原」紀念碑

看板是「日本第一大鳥居建立的意義」

2000年,舊社地建造日本第一大鳥居。

2000年,旧社地建造日本第一大鳥居。

小雲取越

■請川→百間ぐら

09:37,在本宮大社前,搭乘明光巴士#91班車,開往新宮。只是我們沒幾站就下車、票價JPY250。

「請川」巴士站,故意提前一站下車。

往前走300 米

「下地橋」巴士站(國道#311南側)

倘若從「本宮大社前」過來,在「下地橋」巴士站(國道#311北側)下車,必須回頭走120公尺,因為「下地橋」巴士站往返(南北)兩站的站牌並非直接位在馬路對街兩側。

「請川登山口」,是在「下地橋」巴士站旁,並非「請川」巴士站。

這裡,是中邊路押印帳「#41請川押印所」。同時,也是「小雲取越」的起始點,道標#54,還有看板說明。

「小雲取越」的道標,是#54~#30,每500米一根道標。山道總共25根道標,另外還有一根道標(#29)在小口村內。

10:15,從「請川登山口」往上石階走,正式展開「中邊路」第三天「小雲取越」行程。路標:小口13.0km、廁所50m

路程的一開始,是往上的台階。這裡,路標:小口12.8km、請川0.2km。

後續逐漸緩升坡道,走起來還算平穩、舒適。

道標#50

11:22,來到「松畑茶屋跡」,只有看板說明。

熊野參拜道「中邊路」的「小雲取」、「大雲取」,有多家茶店遺址,「松畑茶屋跡」是其中之一。元文4年(1739年)『熊野めぐり』曾記載當時「松畑茶屋」有四、五家。

從這路口,可以通過「万才峠」,繼續「伊勢路」,前往「伊勢神宮」。路標:小口8.9km、請川4.1km

道標#45

12:04,到達「小雲取越」最佳觀景點「百間ぐら」。

日語「ぐら」,意思是「高高的懸崖」。

今天視線廣闊,還不錯,周圍群山可見,惟多雲的天氣。在這裡,碰到五人同遊者,且請他們幫忙拍照。

■百間ぐら→櫻茶屋跡

古道與並行的林道相交,此處大略是在「小雲取越」中點。林道有廁所,除非急需,要不然得走百米。另外,皇太子曾由這裡啟程朝聖。路標:小口6.6km、請川6.4km

12:35,接近道標#40,由小石頭堆積起來,供奉「賽之河原地藏」。但是據說,現在也被用作紀念在路途中過世的朝聖者。

在日本傳說中,地獄中流淌著一條名為「三途川」的冥河。河岸的一處被稱為「賽之河原」,是早夭孩童靈魂所聚之地。這些孩子被迫一遍又一遍地堆疊石塔,作為贖罪的行為——因為他們尚未有機會孝敬父母,便早早離世。然而,殘忍的鬼會不斷將石塔推倒,讓孩子們永遠無法完成,苦難無止。

但這樣的痛苦,並非沒有救贖。在傳說中,慈悲的地藏菩薩會降臨「賽之河原」,將孩子們藏入袈裟之下,或抱起安撫他們的靈魂,引領他們脫離苦海,前往安寧之地。

道標#40,路標:小口5.5km、請川7.5km。

12:43,到了「石堂茶屋跡」,其看板說明及歌碑。

「石堂茶屋跡」旁邊有一涼亭,這是難得附帶屋棚的休息場所,更是中邊路押印帳「#40石堂茶屋跡押印所」。

13:40,桜峠,標高466米,「小雲取越」最高點。

「小雲取越」後半段,有規律地隔一段路,立有歌碑。

路標:小口3.8km、請川9.2km,道標#35。

「櫻茶屋跡」說明板

13:58,到了「櫻茶屋跡」,據說茶屋的花園曾經有一株櫻花樹,所以就叫做「櫻茶屋」。

■櫻茶屋跡→小口

一路上一連串的歌碑

這地藏被稱為「尾切地藏」,據說建於此地區是希望村莊能夠繁榮。

道標#30,這是「小雲取越」山道上最後的道標。

從私人住宅旁邊的台階下來

參照小木板標示走

看到橋了,「小雲取越」山道部分基本上要結束了。

這座小和瀨橋

橋下是赤木川,非常平靜的河流,以前渡船不知道是何情況?

15:05,到達「小和瀨渡し場跡」。據說,這裡以前有渡輪經營,熊野古道朝聖者花錢過河到對岸。路標:小口1.0km、請川12.0km/熊野本宮大社18.0km。

「小和瀨渡し場跡」現在一座橋覆蓋,有一涼亭和廁所。

此處,為中邊路押印帳「#39小和瀨渡し場跡押印所」。

涼亭旁邊,「小雲取越」石碑。

「小雲取越」看板說明

至小口,還有1km,所餘里程都是柏油路面。續走,經小口隧道。

15:40,到了「小口自然之家」。

時間還早得很,小口村莊隨意逛一下,先到小口巴士站。

前面路口左轉,路標示「大雲取越往左150米」。

小口另一家「民宿百福」

再經這橋 (不知其名)

過橋後,橋頭左側休憩場所,有道標#29,其所在位置不容易看到。一座石碑,字跡模糊不清。還有,「中邊路」說明板。

往前一望,就看到「大雲取越」登山口。中邊路押印帳「#38小口(大雲取登山口)押印所」,就在台階上右旁。

取左,轉到不遠處,小口唯一商店「南方商店」,小地方出售商品也相當有限。

夜間點滴

回到「小口自然之家」

「小口自然之家」,前身為學校,昭和57年(1982年),近年改為旅舍,同屬大、小雲取越的起始點,又在山中為林,是「中邊路」一席難求的住宿點。

房間內

房間外的走廊及盥洗位置

晚餐

續《【熊野古道】中邊路巡禮(五)》

You may also lik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