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高野參詣道】「町石道」巡禮︱從九度山町到高野山的朝聖路

by 大頭叔叔

2023年6月初,到了高野山,一個與弘法大師空海有關的地方。

此回合,從九度山町出發,經由慈尊院,通過表參道「町石道」,登上高野山。

高野參詣道「町石道」是甚麼?

■高野參詣道「町石道」,是一條自弘法大師空海高野山開山以來,一直被崇拜為通往高野山聖地的表參道主要路線。

■在通往高野山的七條路線「高野七口」中,是許多人作為主要朝聖路線的參拜道路。

■名稱由來「町石」,是作為從高野山壇上伽藍為起點,到山麓九度山慈尊院的朝聖路線的路標而建造,1町約109米,總共180町石。

■據傳,町石道開通初期是木製,鎌倉時代置換成石製町石,現存八成以上是當時遺留的樣式。

參考資訊

■高野山「町石道」地圖

町石道基本資料

  • 起點:慈尊院   (和歌山縣伊都郡九度山町)
  • 終點:高野山 壇上伽藍•根本大塔
  • 距離:23.5km
  • 標準所要時間:10〜11小時

路程、里程與時程實記

  • 路程:九度山駅→慈尊院→丹生官省符神社→六本杉→丹生都比賣神社→笠木峠→矢立茶屋→大門→壇上伽藍
  • 實走里程23.5km,實走用時9小時 35分
  • 時程進度

0740九度山駅→0751真田庵→0815慈尊院→0840丹生官省符神社→0923展望台→0958雨引山分岐→1034六本杉→1105-1140丹生都比賣神社→1238-1258神田地藏堂→1340笠木峠→1430矢立茶屋→1534四十町石→1700大門→1715壇上伽藍

町石道足跡實記

今日行前

簡單早餐,吐司+果醬+飲品。

<07:22>,從橋本駅,搭乘南海電鐵高野線電車,開往極樂橋。

<07:33>,很快就到九度山駅。

九度山駅→慈尊院→丹生官省符神社

<07:40>,從九度山駅出發,開始今日「町石道」的行程。

九度山駅前面的民宅牆上掛有簡易地圖

走在歷史街道,先前往慈尊院。

<07:51>,路過真田庵。

「善名稱院」,也被稱為「真田庵」,建於真田幸村父子的遺址上,供奉本尊延命子安地藏菩薩,現在已經建為高野山真言宗的寺院。據傳,寬保元年(1741年)由大安上人創建的。此處,留存真田昌幸墓以及真田一族寶物資料館,展示武器、盔甲、書信等等珍貴歷史文物。

沿途遵循路標指示,基本上不會走錯路,過橋關鍵路口,取左。

<08:15>,來到慈尊院,「町石道」的起始點。

入口看板上有「世界遺產」和「高野山町石道出發點」的字樣

慈尊院內首先是右手邊的弘法大師堂(四國堂)

多寶塔,當初由空海大師創立,主佛是大日如來,寬永年間(1624-1643)重建。

接著往左邊,是受付所。

高野參詣道「町石道」,「高野七口押印帳#13:慈尊院押印所」,放置在受付所前櫃台。慈尊院開放時間為08:00-17:00,但是押印不受限。

慈尊院對子孫滿堂、平安生產、育兒哺乳、遠離病痛等靈驗,這裡奉納祈願女性健康的乳房繪馬很特別。

受付所的正對面,是本堂(彌勒堂)。

空海母親去世之後,建造了彌勒堂作為陵墓。彌勒堂內設有彌勒坐像,每隔21年都會進行開帳一次。

院內的東南面,以噴水為中心。過噴水,由左而右,分別是弁財天、鐘樓、弘法大師像及高野山案内犬ゴン石碑。

弘法大師像及高野山案內犬ゴン石碑

世界遺產紀念碑

由慈尊院後走,上石階,前往丹生官省符神社。總計石階有119級,需要費點心力上登。途中,通過石造大鳥居。

在往丹生官省符神社,爬上石階的途中,右邊可看到町石#180 。通過180個町石,才能到達目標地。

「町石道」說明看板,早已破碎不堪。

<08:40>,登上石階,丹生官省符神社二鳥居。

丹生官省符神社拜殿,本殿在其後面。

拜殿門口看板上有「世界遺產」和「高野山町石道登山口」的字樣

高野參詣道「町石道」,「高野七口押印帳#14:丹生官省符神社押印所」,放置在社務所前角落櫃台,押印不受限時間。

丹生官省符神社→六本杉→丹生都比賣神社

剛出了丹生官省符神社,路旁的地藏菩薩尊保佑平安。

神社後面的停車場,一幅高野參詣道「町石道」說明看板。

走在高野參詣道「町石道」竹林中,到了町石#172,氣氛清爽宜人。

<08:15>,到了展望台。登上町石道,第一個可以休憩的地方,這裡有涼亭、長凳和桌椅。

這是可以遠眺紀之川沿岸的展望台,周圍環繞著果樹園。

路標:大門17km、慈尊院2km

路旁無人商店,出售水果,橘子一袋JPY 100,算是便宜的。

榧蒔石,在町石#157附近,左側道路稍往上登少許(約30米)。

弘法大師在前往高野山的路上,看到當時山崎集落貧困,在這塊石頭上播下榧的種子。

由於榧木具有很強的浮渣,不被蟲吃掉,且需要很長時間生長,作為木材非常優質,變形小,被用作房屋木材和柱材。此外,它果實含大量的油,可以食用,也可當壓榨的燃料。

據說,弘法大師之所以需要榧木的果實,是因為如果用菜籽油當燈油,冬天在高野山可能會結冰。而使用從榧木的果實壓榨的油,即使嚴冬也保持燈不結冰。

最初,榧蒔石比現在的大,但在昭和初期,其中有些被拆除已形成一條作業道路。

錢壺石,在靠近町石#156。

鎌倉時代文永2年(1265年),覺斅上人發願以20年時間整備町石道。

有一項傳統,在整備工作的時候,北條時宗的外戚安達泰盛將工資錢放入石頭上的罐子,然後交給工人去搶。據說,無論手是大是小,能拿到的錢相差不大。

町石#156的古道

颱風過後,古道附近土石流失位移情況,這是接近雨引山分岐路口的地方。

<09:58>,雨引山岔路口。 (雨引山左轉400米)

接待場,位置介於町石#148和#147之間,南海高野線開通前,每年3月21日,教良寺志願者以握壽司和熱茶招待高野朝聖者。

弘法大師空海的石像,仍然屹立在旁。

一里石【右】和町石#144【左】

高野參詣道「町石道」,除了「町石」之外,還建立稱為「里石」的石造五輪卒塔婆。

「里」和「町」一樣,都是距離單位,當地的里石36町為1里(3927.3米)。

「町石」是從壇上伽藍表示相對的距離,「里石」是從慈尊院開始所表示的距離。

「里石」是從慈尊院到壇上伽藍,每36町建立一基石,與「町石」並列。

「町石道」有180町石,所以應該有五里石,可是目前殘存一至四里石。根據明和8年(1771年)「町石見分覺」,壇上伽藍1町石旁有一塊5里石,上刻有弘安3年(1280年)銘文。

<10:34>,到了六本杉。

六本杉,在町石#137,通往丹生都比売神社的岔路口。

六本杉,名稱是自古時候遺留下來的,據說並不是六棵杉,而是一排大杉樹並列著。

從六本杉的路口,選定先往丹生都比売神社,因此沿著山道下至「天野之里」。

路口,直走。(若取右,則為三谷坂的路線) 路標:丹生都比売神社0.3km、笠松峠(三谷坂)1.1km、六本杉1.3km

<11:05>,丹生都比売神社的外鳥居。

丹生都比売神社,別稱天野大社、天野四所名神,是「天野之里」的一神社。

太鼓橋

丹生都比売神社是天照大神的妹妹,據說也稱為雅日女命。

全日本丹生神社有88社,祭祀丹生都比売大神則108社,這裡就是總本社,據說創建於1700年前。2004年,以「紀伊山地的聖地和參拜道」的一部分,被登錄為世界遺產。

高野參詣道「町石道」,「高野七口押印帳#15:丹生都比売神社押印所」,放置在社務所・授与所前角落,開放時間為08:45-16:30。

丹生都比売神社→笠木峠→矢立茶屋

據說町石#116附近坍塌嚴重,為了避開該路段,因此不再回頭至六本杉,也不從八町坂走,因而我們繞道走,直接跳過古峠和二鳥居。

當時,從手機搜尋繞路的途徑。

岔路口,不從八町坂走。

在神田地區高爾夫球場附近的這路口,取左。

<12:38>,終於到達神田地藏堂,花了1小時繞道而行。

神田地藏堂本尊為子安地藏尊,從平安與鎌倉時代到昭和初期,前往高野山朝聖的人們休憩場所。

高野參詣道「町石道」,「高野七口押印帳#16:神田地藏堂押印所」,放置在地藏堂旁邊,押印不受時間限制。

從町石#111,又回到町石道路線上。

過了町石#99,古道嚴重崩塌,只能小心翼翼通行。

町石#90

<13:40>,過了町石#86,來到笠木峠。 (往左方向是上古澤駅3.5km)

町石#70旁邊的町石道上,一小段土石流失大半。

路牌指示:高野山大塔伽藍7.5km、九度山慈尊院12.0km

來到跟國道#370和#480合流的地方

<14:30>,走到矢立茶屋。

高野參詣道「町石道」,「高野七口押印帳#17:矢立茶屋押印所」,放置在矢立茶屋前角落,押印不受時間限制。   (這裡也放置「高野七口押印帳」讓遊客自由取用)

矢立茶屋→大門→壇上伽藍

由矢立茶屋北側小路繼續行程,路標:大門5.8km、慈尊院12.9km。

町石#59旁邊六地蔵

町石#55和#54之間,袈裟掛石。

弘法大師將袈裟掛在石頭上,從這塊石頭開始,它成為高野山淨化結界。這塊石頭像馬鞍部的形狀,被稱為「馬鞍石」。據說,從這塊石頭下方經過,將會是長壽或重生。

在町石#54,押上石。

據說,弘法大師的母親試圖越過高野山女人禁制結界,一場猛烈雷雨襲來。弘法大師推上去這塊石頭,為了保護母親。據說推上石頭時,還遺留手的痕跡。

町石#53

<15:34>,到了町石#40。

穿越馬路

路旁的地藏尊

展望台,也是休憩的好場所,但是我們並沒在此停留。

從展望台這裡,可以看到飯盛山和龍門山的遠景。

從此處開始,一直到大門,這段路與國道#480幾乎並行而走。

過了町石#28,有一塊平坦石頭,就是「鏡石」。

看到這町石,還有10個町石。

從町石#10到大門很近,但是相當陡峭。

<17:00>,剛好整點,到達大門,心頭上頗有使命達成感。距離最終目標,町石還有8個。

距離壇上伽藍還有0.7km

最終町石#1,在路旁木欄珊內,沒注意的話很容易錯過。

高野山的中心「中門」

高野山「金堂」,建於高野山開放之初。自平安時代中期以來,作為高野山總本堂,發揮重要的作用。

<17:15>,金堂的後面,就是壇上伽藍「根本大塔」。弘法大師開辦高野山時,最先開發的地方,也是町石道的起點。

御供所,到的時候已超過開放時間,因此押印只好留到隔日再來。

高野參詣道「町石道」,「高野七口押印帳#18:大伽藍押印所」,放置在御供所前角落,開放時間08:30-17:00。

夜間點滴

今天是住在橋本第二天,晚上回到橋本後,就先去了超市Super Center Okuwa,採買一些吃的、喝的。

晚餐很簡單的,從剛剛超市買的沙拉、熱食。

You may also lik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