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.1K
目錄
Toggle2021年冬天造訪阿里山之後,只能用「意猶未盡」來形容,當時就知道阿里山的「眠月線」也是很多人大推的路線之一,只可惜受限於時間,沒能有機會也把眠月線排進去行程當中。
或許是對阿里山的「愛」使然,向來不太愛在台灣進行戶外活動的多多,居然也興起了想要追隨五六年級生當年「阿溪縱走」的熱門路線,才因而有了這次參加「救國團」主辦的「阿溪縱走」,挑戰三天兩夜的野營之旅(2022年8月)!
雖然自認體力還算可以,但畢竟之前沒有什麼爬山經驗,基於安全考量下,還是選擇參加了免背帳篷、糧食的「商業團」(真相是邊緣人如我,也沒有朋友會願意跟我一起組自主團,哈哈)。
其實市面上的商業團很多,但會鍾情於「救國團」(對!我從頭到尾都堅持只參加「救國團」的阿溪縱走),就是因為「阿溪縱走」是救國團最經典的路線,完全可以說是創始始祖!既然都要走一回「阿溪縱走」,當然還是參加「救國團」更有意義!
當然,另一個考量因素是經濟因素:「救國團」的「阿溪縱走」,在價位上還是比其他商業團來的便宜一些。三天兩夜的行程,搭配上早鳥報名方案,收費一共是$6,000(2022年價格)。除了往返嘉義高鐵的高鐵票是額外自付的費用,其他費用,例如:交通(嘉義高鐵/台鐵到阿里山,以及杉林溪到高鐵台中)、食宿、保險,都已全包,而且行程也有專門高山嚮導隨隊,算是市面上CP值相對高的一個選擇。
「阿溪縱走」中的「阿溪」兩字,代表的是從「阿里山」出發,一路走到「杉林溪」的路線。當然,也有人會選擇從「杉林溪」出發,再走到「阿里山的「溪阿縱走」。
「阿溪縱走」是早期救國團最經典的路線之一,不過因為受到921地震影響,眠月線嚴重受損,當年的路線已經無法再通行。現在復刻版的「新阿溪縱走」,全長約27公里,是從「阿里山森林遊樂區」出發,到「石猴車站」後,繞經「松山」,再經「水漾森林」,最後再到「杉林溪森林遊樂園區」的路線,中途還可以拜訪有四千年歷史的「眠月神木」。
天數 | 行程 | 說明 |
第一天 | 阿里山森林遊樂區 (13:30起登)–> 塔山車站 –> 眠月車站 –>石猴車站(17:30抵達) —— 午餐:嘉義雞肉飯(11:30) 晚餐:協作(18:15) 宿:石猴車站 | 阿溪縱走最輕鬆的路段,除了部分塌陷的路段之外,多為平緩好走的道路,可以一覽「眠月線」的軌道風光! |
第二天 | 石猴車站(6:00出發) –> 松山(8:20抵達) –> 眠月神木 (14:15出發,14:50抵達)–> 水漾森林(16:30抵達) —— 早餐:協作(5:00) 午餐:行動糧(12:20) 晚餐:協作(18:30) 宿:水漾森林 | 阿溪縱走最累的路段!雖然剛從石猴車站離開的路還算平坦,但之後就是一路攀爬至行程的至高點- 「松山」(海拔2,557公尺)。從松山到水漾森林還要再下切700公尺,途中可以繞道拜訪「眠月神木」。 |
第三天 | 水漾森林(6:00出發) –> 有水工寮(9:25抵達) –> 杉林溪森林生態度假園區仁亭登山口(12:15抵達) —— 早餐:協作(5:00) 午餐:行動糧/杉林溪(13:00) | 雖然也有陡上、陡下路段,但跟第二天的行程相比,算親民許多!最後一段路除了芒草多了些,基本上都是平緩好走的路線。 |
一早坐了高鐵,從桃園出發去嘉義。高鐵嘉義站的集合時間是9:30,但因為有團員的車拋錨(?),我們真正從高鐵嘉義站出發時,已經10:00了。中途遊覽車有放大家在「迷糊步道」小小呼吸、解放一下,大約11:30才終於抵達阿里山。
一到阿里山,馬上就是放飯時間,午餐吃得是「嘉義雞肉飯」,也算得上是很貼心的為大家準備嘉義地方特色料理。不過更要大力推薦一下救國團提供的「蘋果」,真的是好甜好多汁,我超愛 (*ෆ´ ˘ `ෆ*)♡.。
最讓人意外的是,救國團幫大夥準備的「行動糧」(餅乾、零食、麵包…等),實在有夠大一包,雖然出發前就有說會給每人準備一人一包的行動糧,但我完全沒又預料到這麼大一包,對於包包行李塞的剛剛好的我來說,這突如起來的「意外大禮」,實在「大」到讓人驚喜。
這次「阿溪縱走森林秘境野營隊」總共有25位團員,是一個跨越各年齡層的組合,因為人數眾多,總共配了三位嚮導(前、中、後),正式出發前,不免俗要在阿里山的入口來一張全員大合照!
「沼平車站」是此次行程最後一個文明廁所(有沖水馬桶、可以洗手),過了沼平車站,一直到行程結束,一路都是生態廁所或是野外就地解決。
行程開始不久,就來到了眠月線與祝山線的交岔路(左邊是眠月線,右邊是祝山線),由於祝山線現在還有在運作,鐵軌開放的時間也是等最後一班車行程結束後才開放。
因爲啟程時已經是下午,恰巧是山區最容易開始發生午後雷陣雨的時候(出發的前一天,嘉義還發了大雷雨警報了)。天空也是霧霾霾的一片,所以實際能拍出的「到此一遊」照片,跟網路上人家分享的眠月線照片很不一樣….
一路上天氣都陰陰的,感覺過沒多久就會開始下起雨,好在我們還算幸運,是在攀登完大斷壁之後,雨勢才開始變大。不然聽說這裡下大雨,可是會變成瀑布的呢!
天公不作美,整個眠月線行走時都在下雨,完全無法拍美照,而且能見度也不好,也沒有辦法拍什麼照片或影片,著實有些可惜。
我夢想中的眠月線夢幻鐵軌行走照,看來只能留待下次完成這個目標了。
大概17:30就到了石猴車站,連領隊都說抵達的很早(畢竟中間大家拍照的興致低落)!趕快整了一下濕搭搭的全身。
在石猴的晚餐很豐富(七菜一湯),謝謝協作大哥在山上的有限資源中,還變出了那麼多好吃的菜色,重點是很好吃呢!大勝午餐的嘉義雞肉飯便當!
今天碰巧有碰到林務局的大哥們也紮營在此,有力氣的小夥伴還有跟大哥們一起圍爐,不過我是早早就上床睡覺了。
第二天一早4:30就起床了,早餐吃的是中式早餐的稀飯、配菜,居然還有現蒸饅頭,實在太驚奇了!由於我早上比較不習慣吃稀飯,所以裝得量不多,反倒是自己又開了一個蛋黃派來吃。
本來預定5:30出發,但實際上到了快6:00我們才真正開始第二天的行程。中間等待的時間剛好可以拍拍昨天因為下雨,而沒能來得及好好欣賞的石猴車站。
一開始從石猴車站出發的路都還算輕鬆,不過今天很多地方都需要上上下下的,其實不是很好爬,一整團按照行進速度不同,分成了三個小隊,到了8:20,我們打頭陣的第一小隊到了此次阿溪縱走的制高點- 「松山」(2557m)的三角點所在。在松山只是拍拍照、稍作休息,8:30就再次出發。
午餐是在「酒瓶營地」後方的空地享用的,我準備了雜糧棒、能量飲、再搭配上救國團發的一大包行動糧裡的銅鑼燒。
第二天後半段的路相對不好走,而且有人滑倒受傷,所以我們行進速度比一開始時慢上了許多。
抵達可以出發去看「眠月神木」的路口大約已經14:15,好險時間上還算來得及可以去看前年神木(領隊之前就說如果到這邊是14:00,時間還算充裕的話,就會帶大家去看神木)。
在這裡脫下重裝裝備,輕裝出發真的是好走許多,去程大概只花了45分鐘,就到了「眠月神木」。有4000年歷史的「眠月神木」,是台灣十大神木之一。不得不說,「眠月神木」真的超大的,而且可以近距離繞一圈,裡頭還有個樹洞呢!(可惜回來才知道樹洞其實可以爬進去,所以沒能有機會一睹樹洞內部的風采)。
回程只花了30分鐘就返回原先的叉路口。之後再繼續前往水漾森林的路,相對就輕鬆許多,抵達水漾森林之後,趕緊抓緊時間趁太陽下山前,拍了許多照片,而且我們很幸運到了水漾森林之後,才開始下起雨。
18:00吃晚餐的時候還下著小雨,在山上的菜色雖然不如平地,但對我來說,卻簡單得很豐富!而且還有火鍋料湯,其實很不錯啊!
行程來到了第三天,今天一樣超早在4:00就起床收東西,5:00準備吃早餐,早餐一樣是山上常見的稀飯,但和前一天不同,今天的稀飯是有加料的海帶粥!
出發前再來一張團體大合照!
今天真的非常幸運,一開始行走沒有多久,就看見非常美麗的「耶穌光」。
雖然今天的行程也有陡上、陡下,但難度比起昨天的行程,我覺得是相對好走許多。後半部都是平緩好走的路段,最惱人的大概只有很多芒草、咬人貓,需要用手撥開才方便前進。途中會經過「有水工寮」,算是水漾森林與杉林溪中間點的小地標,走到「有水工寮」,離杉林溪也只剩一下最後一小段路啦!
中午就抵達杉林溪「仁亭」登山口,回歸文明之地,也順利完成此次縱走壯舉。
第一次嘗試長程縱走,感覺非常新鮮,雖然後來鐵腿了好多天,但這次的全新自我挑戰,倒是讓我意外喜歡上了登山徒步的感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