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熊野古道】中邊路巡禮(二):滝尻王子→高原熊野神社→近露王子→繼櫻王子
previous post
目錄
Toggle中邊路巡禮(二):紀錄〔滝尻王子→高原熊野神社→近露王子→繼櫻王子〕徒步過程中所見所聞的大小事。
今天行程,參考田邊市熊野觀光局的旅遊地圖《熊野古道めぐり地図帳 中边路》:
■滝尻王子〜繼櫻根王子⑴
■滝尻王子〜繼櫻根王子⑵
(圖片來源:田邊市熊野觀光旅遊局《熊野古道めぐり地図帳 中边路》)
0616 紀伊田邊駅前(巴士)/0700-0730瀧尻王子(0.5km;52分) ➜ 0752不寢王子(1.1km;50分) ➜ 0842展望台(2.1km;48分) ➜ 0930高原熊野神社(1.8km;70分) ➜ 1040大門王子(1.5km;40分) ➜ 1120十丈王子(2.0km;64分) ➜ 1224上多和茶屋跡(1.9km;43分) ➜ 1307大坂本王子(1.6km;93分) ➜ 1440牛馬童子像(0.5km;35分) ➜ 1515近露(2.7km;72分) ➜ 1627比曾原王子(1.2km;19分) ➜ 1646繼櫻王子/ 1705民宿
〔說明〕停留較長時段:(1)瀧尻王子30分(0700-0730) 、(2)道の駅 熊野古道中辺路40分(1338-1418)
早餐很簡單,昨晚全家便利商店買的餐點(麵包、牛奶、可樂和咖啡)。
06:16,從紀伊田邊駅前巴士站,搭乘龍神巴士#81,開往熊野本宮大社前與發心門王子。
06:52,車抵瀧尻,兩往返站牌離得有點遠,近百米。
在富田川另一邊,看到對面「熊野古道館」。由於時間還很早,「熊野古道館」還沒開放。
「瀧尻」的意思是「瀑布底部」。
瀧尻是附近的富田川、石布里河的交匯處。傳說,富田川河水代表觀音菩薩的賜福,而石布里河有著治癒一切的神水。
07:00,從瀧尻巴士站過橋後,世界遺產「紀伊山地的聖地和參拜道」的「熊野參拜道中邊路」紀念碑。
「熊野參拜道中邊路」說明板
在休息亭的看板「熊野古道案內圖」
進入「瀧尻王子」前廣場,左邊的瀧尻茶屋,門旁中邊路押印帳「#4瀧尻王子押印所」,還有供旅客休憩的涼亭。
「瀧尻王子」鳥居與社內,兩旁插旗社名「瀧尻王子宮十郷神社」。
古時候帝制時期的熊野朝聖日記(中右記、後鳥羽院御幸記),已有記載「瀧尻王子」。江戶時代社名「瀧尻五体王子社」,明治元年改稱「瀧尻王子社」。明治41年一村一社政策,與村內11神社合祀,社名改稱「十郷神社」。昭和21年,社名改稱「瀧尻王子宮十郷神社」。
「瀧尻王子」,主祭神為天照皇大神,是熊野九十九王子社格最高的五体王子之一。社殿重建於天保10年(1839年),前為拜殿,本殿在後。
07:30,從這裡開始起步,這是「中邊路」的道標「起點」,「熊野古道」在「瀧尻王子」社內左側一直延續下去。
「熊野古道」採用一種數字道標,從「瀧尻王子」開始,直到「熊野本宮大社」,每隔500米建造。本宮前「祓殿王子跡」前面最後寫著「75」號碼的數字道標。這種標示方式實在很好,可以明白表示你走多遠里程了。
走了約15分鐘,來到看板標題「胎內くぐり」。從日語字面看,意思是「子宮爬行」、「子宮通道」。在這裡,意味著從大石頭下方的石穴穿爬過去。不過,我們看看後就從旁邊走,沒有去試試穿越狹窄的洞穴。
「子宮通道」的另一邊是一塊「乳岩」
【傳說】
奧州平泉的武將藤原秀衡,曾帶著懷孕的妻子前往熊野參拜。途中,妻子在滝尻忽然臨盆,誕下孩子。然而,因行程艱難,他們無法帶著剛出生的嬰兒同行。就在那夜,熊野權現於夢中顯靈,指引秀衡做出抉擇。
於是,藤原秀衡依神諭行事,將嬰兒安置於滝尻後方山丘中的一處岩穴之中,便繼續與妻子踏上參拜之路。
傳說,在他們歸來之時,孩子竟奇蹟般地倖存。狼群在山中默默守護著嬰孩,而岩石縫隙間不知何處源來的乳汁,如甘露般滴落,成了孩子的唯一食糧。這段神秘的保佑,被視為熊野靈力的顯現,也成了代代流傳的傳奇。
通過了兩塊岩石,往上爬,接著「不寝王子跡」。「不寝王子」之名被登載元祿2年(1689年)江戶時代的「紀南鄉導記」,現在合祀供奉在「滝尻王子」。
這裡,為中邊路押印帳「#5不寝王子押印所」。
道標#1,從這裡開始進行一段路的上行攀岩。
「劍ノ山」標高371米,如果登上「劍ノ山經塚跡」,從這裡開始一段平緩路。路標:高原熊野神社2.2km、瀧尻王子1.5km。
平緩路走了一段,到了「飯盛山」分叉口,有張地圖可以參考。取左,由階梯爬上去。
飯盛山(標高341.1米)。一個觀景台,遠眺山色風光美景。
飯盛山下來,立即與主線會合,路標:高原熊野神社2.0km、瀧尻王子1.7km,道標#4。
一座供奉地藏三子的小神社,被稱為「針地蔵尊」。
據說如果在牙痛時來訪,牙痛將會被治癒。另有一說,這裡是來祭祀孕中夭折孩子的地方。
「夫婦地蔵」, 不知其來歷。
路標:高原熊野神社0.4km、瀧尻王子3.3km
進到村莊,斷斷續續出現住家房屋。一家屋主用木頭拼出的「Kumano Kodo(熊野古道)」拼音,作為路人指標。
「岩見木工所」前,距「高原熊野神社」往前200米。
「高原熊野神社」,是「熊野古道」最古老的建築,但不屬於熊野九十九王子之一。根據社傳,是由應永9年(1402年)熊野本宮大社委請創建的。
「高原熊野神社」,供奉的神是速玉石大神,1394年熊野菩薩化身為神請神被建。神社正殿是春日造風格,上面的彩繪出自室町時代(1333-1576),屋頂由檜木或日本柏樹皮覆蓋而成。
旁邊社殿內,除了左側的中邊路押印帳「#6高原熊野神社押印所」之外,裡面許多「龍」主題藝術,還掛著「奉祝天皇陛下御即位」白布條,應該是令和元年德仁天皇即位。
09:48,到達「高原霧の里」休憩所,有自動販賣機。
【溫馨提醒】從這裡開始,大約7km、超過三、四小時,一直到「道之駅 熊野古道中邊路」休息區, 都沒有取水或販賣機的地方,所以需要先補充好水源。
「高原霧の里」休憩所旁,是一個小廣場(停車場),更是一個瞭望台,美景盡收眼底。
很短暫休息,隨即再啟程。牆上路標指示方向,且註明從這裡到「道之駅 熊野古道中邊路」約3小時、至近露王子約3小時30分鐘。(實際上低估且差異很大,估計只算走行時間)。路標:近露王子9.2km、高原熊野神社0.1km。
出「高原霧の里」村莊後,又回到山道,過庚申さん,這地區擁有鵝卵石疊道,走起來挺舒服的。
「一里塚跡」(里程碑),其實柱的兩側都有字,分別是「中邊路町」和「和歌山 二十四里」,意思是此處為中邊路町,距和歌山24里(約96公里)。
道標#10這段附近,平緩升波段。
「大門王子跡」,為熊野九十九王子之一,據說因為附近曾經有一座熊野本宮的大鳥居而得名。
社殿前,堆滿來往遊客奉獻的銅板。這裡,是中邊路押印帳「#7大門王子押印所」。
走了半小時,就看到了「十丈休憩所」。
11:20,經過「十丈王子跡」,這王子自江戶時代起被稱為「十丈王子」。但在平安、鎌倉時代的日記,地名是「重點」,王子社名被寫為「重點王子」。日語「十丈」和「重點」的發音,我們可能分不清楚。這裡,有可以上洗手間的機會。
此處,是中邊路押印帳「#8十丈王子押印所」。
「小判地蔵」看板說明一件悲傷的故事。
相傳嘉永7年(1854 年),有個來自豐後國(大分縣)人士,從伊勢到熊野的參拜道上,不幸因飢餓和疲勞而身亡,當地人感念他建造一個地藏紀念,取名「小判地蔵」。
「悪四郎屋敷跡」,只有看板說明,旁邊伴隨著地藏菩薩。
「四郎」是傳說地方上有名的人物,他強大而熟練。「惡」不是指壞人,而是勇敢堅強的人,身受當地人歡迎。其後「惡四郎山」,標高782米,爬上去大約30分鐘,但我們選擇不上去,而是繼續前行。
道標#17,也是一里塚(里程碑)跡。
這山上,被稱為「上多和」。標高約600米,可是有些山友認為應當約700米,因為此處為「中邊路」最高點。在熊野參拜道鼎盛時期,這裡曾有茶店,現在連廢墟也沒,看板上「多和茶屋跡」豎立於此。
【三體月傳說 Three-fold Moon】
在遙遠的古早時代,有一位苦行僧獨自走上山頂,正值11月23日的黎明。他在山巔靜坐冥想之時,忽然目睹了天地間罕見的奇景—三重月亮同時現身於天際,宛如神靈顯聖,靜靜懸於晨曦微光之中。
那一刻,奇異的能量貫穿他的全身,使他彷彿與天地合一,獲得前所未有的力量與領悟。深受感動的他,回到山下,將這段神聖的經歷傳述給野中與近露地區的居民。他告訴他們,每逢11月23日這吉祥之日,若在日出前登上山頂,便有機會見證那神聖的三重月亮,感受天地賜予的神力。
自此以後,這一天成了他們的聖日,一代代人傳承著苦行僧的故事,年年攀登,虔心參拜,只為與那奇景再度相遇。
道標#20,意味著已走了10km。
到了跟林道的交叉點,越過林道,繼續下行。路標:大坂本王子0.1km、十丈王子3.8km。
13:07,「大坂本王子跡」。根據說明描述,王子社名因位於大阪(逢坂峠)山麓而得名。在江戶時代被寫為「大坂王子」、「相坂王子」。
「大坂本王子跡」,有一座鎌倉時代(1192-1333)後期製作的笠塔婆(照片中央)。此處,也是中邊路押印帳「#9大坂本王子押印所」。
相傳,中边路沿線每一町(長約109米)曾建有300町石,被稱為「熊野三百町石」。這笠塔婆就是其中之一,在滝尻王子、大門王子等地還存在類似的笠塔婆。
過了路標#23,有一出口並行緊鄰國道#311。
13:40,過了國道#311,到了「道の駅 熊野古道中辺路」休息區,這裡有個「牛馬童子」仿像。
休息了40分鐘,充電、喝水。餓了,吃一點口糧。休息區賣的梅子冰淇淋,澆熄一點暑氣,舒暢不已。
先走過路標處,然後通過「一里塚跡」(里程碑),隨後石碑。
石碑「望鄉」透露心思,這裡或許過去曾有一村莊。而在前面,路標:近露王子1.0km、大坂本王子1.1km。
到了「箸折峠」路標,取右,先往「牛馬童子像」。
然後,由路標旁的石階登上,就是「牛馬童子像」了。
「牛馬童子」是弁財天十六童子之一,動物愛護神。這座「牛馬童子像」高50cm,小巧可愛,現已成「熊野古道中邊路」的象徵性指標。
據說,「牛馬童子像」是花山天皇遊歷時的雕像,穿著僧袍騎著牛和馬,明治時代製作。
與「牛馬童子像」並排的道者像,被稱為「役行者」。其後方,立有「地藏菩薩」和「不動明王」的雕像。
此處,為中邊路押印帳「#10牛馬童子押印所」。
花山天皇(968-1008)因藤原氏的陰謀,失去皇位而出家,在失意的心境中離開京都來到熊野。在這峠(山口),當他試圖折斷日本百合的莖來吃飯時,他看到莖上滴著露水,天皇想知道:「是血?還是露水?」從那時起,山麓的村莊被稱為「近露」,此峠被叫做「箸折峠」。(箸﹕日語意指筷子)
回到「箸折峠」路標後,繼續上路,下坡一小段石疊道。路標:近露王子0.5km、牛馬童子像50m、大坂本王子1.6km。
過了道標#25,箸折峠展望台。
視野開闊,近露地區景色宜人。
走過道標#26、日置川上的北野橋,就是近露地區。
15:15,到達「近露王子」。
「近露王子」也被當作誕生之神供奉,王子神社是最早出現的王子之一。
「近露王子」,被認為僅次於五体王子的重要王子。
這裡,是中邊路押印帳「#11近露王子押印所」。
近露地區,是中邊路沿途較大的村莊。
近露觀光交流館前的地圖
在「觀音寺前巴士站」的路口,道標#27,對面有鐵皮屋休息室。此處,路標:比曾原王子2.2km、近露王子0.5km。
再一段路都是村莊林道柏油路面,路標:比曾原王子1.4km、近露王子1.3km。
從楠山坂登山口,取右,再轉入山道。
接著,一小段只是很短暫5分鐘的山道。
這地區附近,基本上視野相當開闊。道標#30,又在林道的柏油路旁。
經過一個小觀景台
說實在的,對於日本地理仍然一竅不通,遠山是何許山區,著實叫不出來。
來到一個沒有廢墟,只留著說明看板的「比曾原王子跡」。
道標#32,路標: 繼櫻王子0.9km、比曾原王子0.3km
路過「熊野古道 野中傳馬所跡」
到了「繼櫻王子」,一座非常雄偉的神社,有著巨大的杉樹。從鳥居下方陡峭的石階,拾級而上。「繼櫻王子」這名字,來自「秀衡櫻」的傳說。
「繼櫻王子」,是「熊野古道」九十九王子之一。石階兩旁種滿了樹齡超過800年巨大杉樹,8顆杉樹的枝條全部向南延伸,看起來指向並且遙拜「熊野那智大社」,因此被稱作「野中一方杉」。 (日語「一方」意思是單側、單方向,而「野中」是當地名)
這裡,中邊路押印帳「#12繼櫻王子押印所」。
「繼櫻王子」神社旁邊,有一座茅草屋頂的「とがの木茶屋」。「とが」(Toga)是方言,意思是鐵杉。
來到道標#34,「秀衡櫻」有一個關於藤原秀衡的傳說。
相傳,平安時代(801-1191)後期,奥州豪族藤原秀衡為了祈求留在滝尻石屋裡的孩子平安,於是親手將櫻花樹折起來傳承到另一櫻樹上。現在的櫻花樹,已經種植第五代了。
這裡,是中邊路押印帳「#13秀衡櫻押印所」。
「繼櫻王子」前的小路下,沿著國道#311舊道,湧出的水,被稱為「野中清水」。到現在,仍然是當地人的飲用水和日常用水源。
17:08,抵達民宿つぎざくら,今天走了將近10小時(含休息),終於可以休息了。
民宿是從「繼櫻王子」前面的階梯小路往下走就到,民宿老闆夫婦非常熱情款待,老闆出身餐飲廚師,餐點料理更是一絕,讓人難以忘懷。
由上面兩張照片中桌椅拿掉,拆開隔板,然後鋪上兩張床,就成最下第三張照片的房間和床鋪組合。
晚餐的料理,如同「辦桌」一般。多少言語,都無法形容。廢話少說,看了便知。
晚餐料理組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