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讀書/ 翻譯文學 ▎《黑森林的白玫瑰》,White Rose, Black Forest

by 多多Do

黑森林的白玫瑰》是一部以二次世界大戰為寫作背景的小說,講述二戰期間德國納粹執政,德國反納粹勇敢人士秘密起義,抵抗納粹的「白玫瑰」運動。

《黑森林的白玫瑰》| 故事大綱

小說的時間背景為1942年的德國,當時納粹黨已經在德國掌握了絕對的勢力,而希特勒執政時期,納粹黨的秘密警察組織「蓋世太保」,在當時實行了一連串毫無法律程序可言的「預防性逮捕」措施,在蓋世太保的監視下,沒有人會知道誰是自己身邊的告密者,而且蓋世太保可以為所欲為,因為他們只聽命於希特勒等高層人員,法院也沒有權利限制他們的行為,其他的德國人則必須完全聽命於蓋世太保,任何違抗者都會被殘暴的進行血腥清除,法律在當時形同虛設。

小說以女主角芙蘭卡為主軸,講述他的男友漢斯與妹妹、朋友們,成立了「白玫瑰」,透過發放反納粹的文宣傳單,揭露納粹真相,進行反抗,以及後來在自己生長的黑森林,碰見因為意外墜機而來到黑森林,奄奄一息的「德軍飛官」約翰的故事。

《黑森林的白玫瑰》| 閱讀心得

我很喜歡《黑森林的白玫瑰》這本書的書名。

黑森林」是小說故事的背景發生地,同時也象徵著二戰期間,強權執政下的德國;「白玫瑰」則是真實存在於二戰時期的反納粹暴力組織,面對當時納粹的黑暗力量,是一種「信念」的堅持,以及對「自由」的嚮往,更是反暴政的象徵代表。

黑森林的白玫瑰》是一部可以讓我們更加了解二戰時期人民的痛苦和勇氣的小說。

書中沒有出現複雜的人物角色,亦沒有錯綜的愛情故事;和其他二戰時期描述集中營、猶太人受迫害的小說不同,這本書是以女主角芙蘭卡,也就是納粹所謂,金髮碧眼、身材高挑,「血統純正」的「亞利安人」的角度出發,描述當時納粹執政、蓋世太保橫行下信任感蕩然無存的社會,德國人是如何以自己的方式抵抗納粹主義。

故事主軸非常簡單,但反而卻讓人在閱讀後,對當時極權統治的社會下人民的恐慌,更能感同身受。可惜的是結尾似乎稍嫌倉促?著實有些可惜了前面故事的鋪陳。

補充資料 | 歷史上真實存在的「白玫瑰」

白玫瑰」是一個存在於二戰時期的真實組織,主要由當時慕尼黑大學中的學生、教授組成,旨在號召德國人民一起齊心以非暴力方式,反抗當時納粹的專制、暴政。

白玫瑰」在19426月到19432月,陸續發送了六張反抗希特勒政權的傳單,而第六份傳單更被輾轉從德國帶至英國,並在19437月,由同盟國的飛機,以標題為「慕尼黑學生的聲明」,空投傳送傳送到德國境內。遺憾的是,「白玫瑰」的六名核心成員(漢斯.索爾、蘇菲.索爾、克里斯多福.波普斯特、亞歷山大.許墨特、庫特.胡伯、維利.格拉夫),在1943年被蓋世太保逮捕,並在同年被送上斷頭台處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