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讀書/ 投資理財 ▎ FIRE,追求財務獨立應及早具備的思維- 《財務自由,提早過你真正想過的生活》

by 多多Do

每個人對於「需要多少錢才能自由」的感覺不一樣,所以對於「財務自由」的定義也會有所不同。《財務自由,提早過你真正想過的生活》的作者葛蘭.薩巴帝爾,在開始追尋財務自由前,也曾面臨銀行帳戶窮到只剩下US$2.26的窘境;但作者在短短五年內,卻透過儲蓄、投資、副業收入,在30歲就達到財務自由的目標(約當台幣3,750萬)。

本書和坊間其他提倡FIRE(Financial Independence, Retire Early)書籍的不同處,在於作者提供了許多實用的概念、工具,協助讀者能夠有效率的規劃自己的財務目標,是一本更偏實務應用面的FIRE系列好書

心得

 重點 1 . 時間就是金錢,千萬別浪費時間

在老一輩傳統思維中,退休代表的是在辛苦工作賺錢大半輩子後(可能30年、40年,甚至更久),終於在60歲可以好好頤養下半輩子,但心中有著更多遺憾的,卻可能是那些年輕時因為工作,而被迫放棄、從未有機會實踐的夢想;更殘酷的是,自己辛勤大半輩子辛勤提撥的儲蓄、退休金準備,也可能早已在不知不覺中被可怕的通膨巨獸給吃掉。

傳統的退休計畫之所以失敗,是因為它是建立在「金錢是有限」的錯誤觀念上。然而,錢的本質應該是無限的,你會覺得自己沒有錢,其實是你沒有試著去賺更多的錢。時間跟金錢卻恰好相反,時間是有限的,只要能極大化善用時間,就能創造更大的金錢效益。快速達成財務自由的關鍵,就是儘早開始且越密集的賺錢與投資,這就是「時間複利」的魔力。

越年輕時達到財務自由,並不代表你就一定要退休不工作,而是更可以有選擇地去從事自己喜歡的事情。

上班賺錢只是個過程,而不是你的目的,因為你最寶貴的資源是時間,不是金錢。

 重點 2 . 讓錢源源不絕的方法,是儘量延遲並極小化提領率

你相信嗎?越年輕退休所需要存到的錢越少,這句話雖然聽起來很瘋狂,但作者提出30歲退休需要的錢,因為「時間複利」的效果,將會遠比60歲退休時還要少。雖然你越年輕退休,需要用錢的時間越長;但相對的,你的錢也會有更多的時間成長。而讓錢能源源不絕的重點在於:必須要能延遲、並極小化提領你的投資報酬,並儘量不要動用到你的原始投資本金,好讓你的錢能有更多時間滾出更多錢。(研究普遍認為:即使在市場最差的時候,只要能維持至多3-4%(含通膨)的資產提領率,長期能仍讓資產持續成長。此外,著名的「投資翻倍72法則」:利用簡單的「72/預期年複利率」公式,可以簡單計算出投資翻倍需要的時間。例如:7%的年複利率,代表你的資產約在10.2年後會翻倍。)

 重點 3 . 增加收入比減少支出更重要

利用副業,也能為我們帶來額外的被動收入,作者認為選擇副業要考量自身的喜好,選擇未來有發展潛力,且可能成為被動收入來源的事業;重點在於要能分析自己對什麼事物有熱情、擁有什麼樣的技能,並結合兩者來評估自身發展副業的潛力。

若每個月都能有固定且穩定的被動收入,在日常開支上不僅可以優先動用被動收入,降低投資資產的提領率,更可以進一步將被動收入投入投資當中,享受錢滾錢的金錢效益。

 重點 4 . 控制並減少非必要花費

作者也建議每個人都該實際動筆計算自己的「每小時真實工資」(包含通勤、加班時間都該被列入計算),這有助於日後我們每次購物或消費錢檢視花費。舉例來說:如果在咖啡店的一杯咖啡要價$200,而你的稅後每小時真實工資為$100,代表你必須工作2小時才能支付得起這一杯咖啡。

商品標價 / 稅後每小時真實工資 = 你交換的時數

另一方面,改用「百分比」方式來看價格差異,也有助於幫我們在購物上做出更好的抉擇。例如:超市自有品牌咖啡豆一包$250,而精品咖啡豆一包$400。兩者絕對金額只差了$150,但價差卻高達60%。

 重點 5 . 立即開始行動

我非常喜歡書中的這句話:「開始行動」比「做出完美的決策」更重要。作者指出:萬全的事前準備,還是無法取代「實際行動」,比起等待所謂完美時機,選擇眼前「已經夠好的」策略,並在做中不斷學習,才能極大化時間與金錢;你不一定要懂每一件事情才能開始投資,而是要能儘快以最有效率的方式讓錢成長;等待的越久,就會浪費越多時間與金錢。

「開始行動」比「做出完美的決策」更重要。

小結

財務自由,提早過你真正想過的生活》的作者將FIRE的實踐分成儲蓄、投資、副業三大面向,是FIRE系列書籍中比較偏向實踐面心法分享的書籍。其中又以作者介紹每個人該如何規劃適合自己的「財務自由」目標,對我來說獲益最多。若有興趣的朋友,也可以參考本書作者提供的網站來計算自己的財務獨立目標:

You may also like

Leave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