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 3天搞懂ETF: 圖解跨市跨境高CP值, 讓你繞著地球轉N圈! 》,作者以淺顯易懂的方式,搭配圖文解說介紹ETF投資的基本概念,是一本非常適合對ETF不太了解,但又期望在短時間內,能對ETF有個基本認識的讀者,當作入門書籍來閱讀。
作者分類的三天內容裡頭,最推薦的是第一天的『錢進ETF:你應該懂的ETF基本觀念』,可以讓新手對ETF有一些簡單概念。以下簡單摘要幾點本書的讀後心得分享:
▸ 重點 1 . 看對趨勢再投資,省時又省力
ETF屬於『被動式管理』,投資人賺取的是大盤穩定上漲的報酬率,追求的是能與大盤同步,而非打敗大盤;只要能判斷大盤趨勢走向,並沒有那麼要求個股、技術分析上的判斷。對小資族而言,只要一點點本金,就可以透過股票市場在盤中進行交易,流動性較佳;缺點則是ETF可能所追蹤的指數間存在追蹤誤差。
只要對於未來的大盤走勢有具體看法,就可以找到相對應的ETF投資;除了一般原生型ETF,亦可透過槓桿/反向ETF,進行短線操作。惟在計算ETF報酬時,注意看的應該是ETF每股『資產淨值(Net Asset Value)』的變化。
▸ 重點 2 . 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交易才是最好!
在台灣,可透過國內券商『複委託』,或直接向『海外券商開戶』方式投資境外ETF。複委託可省去海外開戶語言不同的問題,但相對手續費相對高,比較適合長期投資;而國外(例如:美國)的ETF市場發展相對較早,在產品的選擇上可能較為多元。2種方式優缺點不同,在選擇上請記得:『沒有最好的,只有最適合自己的』!
▸ 重點 3 . 投資ETF要密切注意各國總體經濟、貨幣政策發展
ETF是投資一籃子股票,會受到總體經濟循環的影響;在不同的景氣循環週期,適宜的ETF標的也不相同。
國內生產毛額 (Gross Domestic Product,GDP)= 消費 (C) ➕ 國內民間投資毛額 (I) ➕ 政府支出 (G) ➕ 淨出口 (NX)
『國內生產毛額(Gross Domestic Product,GDP)』,是用來判斷ㄧ國某段時間景氣好壞的最佳指標;每一個國家受限於其天生擁有資源的不同,影響各國經濟成長的動能也不盡相同。此外,各國央行也常藉由『貨幣政策』的調控來影響市場的利率與匯率,並進而達到刺激/減緩經濟成長率的目的。因此,在觀察景氣循環時,也務必要了解各國政策的走勢。
▸ 重點 4 . 什麼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力量?是複利。
『定期定額』是一種『紀律式』的投資方式,在多頭時『贖回但不停扣』,空頭時仍應繼續扣款攤平投資成本(假若本身標的沒有問題);重點在於『固定時間』、『固定金額』。因為講求的是『定時定額』,所以隨時都可以進場,但長期持有(至少3~5年以上),才能享有較長時間來攤平投資成本,並降低市場循環波動的影響。
除了定期定額外,身邊亦可留有一筆『加碼金』,『伺機』觀察市場走勢,待出現適當進場點時,再利用『單筆投資』方式加碼投資。
小結
理財目標會隨人生不同階段而有所改變;了解自己的需求,妥善做好規劃,才能成功透過ETF輕鬆圓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