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門/ 遊記 ▎ 古蹟風濃厚,台灣十大觀光小城- 金城鎮

by 多多Do

金城鎮是金門人口最多的城鎮的第一大城,舉凡各式古蹟、著名金門小吃,在金城鎮都可以滿足,這裡同也是金門當地入夜後,相對較有「夜生活」的地方,不論你是想要夜遊後浦小鎮,或是去看看入夜後的總督府,都十分適合。

以下羅列了幾個2020年金門行造訪的景點,若要一天之內造訪完所有金城鎮的景點不太可能,建議可以按照行程路線分區域前往;亦可利用部分景點在「夜間開放」這一點,安排晚上來這邊賞夜景、體驗不一樣風貌的金門!

軍事景點

翟山坑道

翟山坑道」,於1963年開挖,費時3年才完工,內部可分為坑道、水道兩部分,主要供登陸小艇泛水迴轉運補使用。坑道全長約101米,出入口有兵舍七間,供駐防人員住宿之用;水道呈A字型,總長357米,可容納小艇42艘。

坑道外,陳列著各式登陸小艇以及防空武器,值得駐足留影紀念。

 地址:金城鎮古崗湖東南方翟山腹/  營業時間:每日8:30-17:00

 

退潮限定景點

建功嶼

建功嶼」,是金門本島與烈嶼之間海面的衛哨;一嶼如中流砥柱,堅守建功。漲潮時,建功嶼是一座孤立的小島嶼;待潮退時,可走過原本在海中的石板道登上建功嶼,因此建功嶼又被稱作「金門版的摩西分海」。

這裡最有名的地標,莫過於退潮時,可清楚所見立於石板道兩側高大的「牡蠣人」(牡蠣人為2013年由芬蘭藝術家Marco Casagrande創作的作品,不鏽鋼材質,退潮時高6米)。由於乾潮時海床裸露時間長,可直接吸收陽光、促進有機物分解,是「蚵田養殖」的最佳溫床。

建功嶼面積不大,僅約500平方公尺;島上除了有瞭望台之外,還豎立著一遠眺故鄉福建南安的「鄭成功石像」。

 地址:金門縣金城鎮建功嶼/  營業時間:24小時,但登島需視每日退潮時間

歐厝沙灘(歐厝戰車)

到了歐厝沙灘,沿著一排反登陸的鬼條砦,一直往沙灘的右邊走,就可以看到沉睡在沙灘上的戰車。這部廢棄的戰車,是M18地獄貓式驅逐戰車,也是在退潮時才會出現的限定景點。

 地址:歐厝聚落海邊/  營業時間:24小時,但要看到戰車需視每日退潮時間

歷史風華- 古蹟系列

清金門鎮總兵署

清金門鎮總兵署」,相傳為明末「金門第一才子」許獬(1570-1606)的故宅改建而成。清康熙21年(1682年),總兵署遷建於此,自此成為清朝金門的軍政中心,其後並經多次改建,成為現在規模;直到1915年金門設縣,總兵署仍為最高行政中心,並曾為金門縣公署、金門縣政府、行政公署、金門防衛部,現在則是金門經典的旅遊景點之一。

 地址:金門縣金城鎮金城鎮浯江街53號/  營業時間:每日9:00-22:00 (每日19:30有夜遊後浦小鎮行程可參與)

後浦16藝文特區(陳氏祠宗祠)

後浦的陳氏大宗祠「潁川堂」,為金門「十三陳」的總祠,燈號「太子太傅」。陳氏家族在金門散居各地,為金門第ㄧ大姓,有「十三陳」之稱。

而在陳氏宗祠旁,由16間店舖組成的「後浦16藝文特區」,為金門陳氏宗親會的公有財產;由在地鄉親、青年一起共同努力,在保留建築原貌特色的同時,也創立了特色店家,集結成嶄新的文創區。

 地址:金城鎮莒光路112號 營業時間: 24小時

莒光樓

面有金城美景,背擁豐蓮山脈,初訪金門,必定要登上「莒光樓」遠眺金門風光!莒光樓做為金門的精神象徵,以中國傳統建築的作法,將傳統城樓放在現代建築的基座之上,締造一項獨特建築美感。

莒光樓」建於西元1952年,是為了表彰在古寧頭戰役中的國軍官兵而建,也傳達「固若金湯,雄鎮海門」的戰地精神,成為金門征戰時期最具代表性的地標。

自西元1959~64年間,莒光樓四度被中華民國郵政總局做為郵票的主題,郵件遍及海內外,與「毋忘在莒」勒石同樣成為戰地金門著名的地標性建築,也是當時金門的最佳代言人。

  • 1樓主樓展示區:風獅爺、民俗物品、傳統聚落、金門高粱酒、金門鋼刀。
  • 2樓展示區:金門人文風景照片。
  • 3樓展示區:胡璉將軍展示、免費的望遠鏡遠看廈門。

 地址:金城鎮賢城路1號/  營業時間:每日8:00-22:00

邱良功母節孝坊

邱良功母節孝坊」,建於清嘉慶17年(1812年),是為了表揚清朝浙江水師提督邱良功的母親許氏,在邱良功出生僅35天後守寡,並堅貞守節28年,撫育其子成為國家棟樑所建。

 地址:金門縣金城鎮莒光路一段靈濟寺旁/  營業時間:24小時

 

水頭聚落

早期的水頭,是金門當地非常富有的聚落,保有很多精美的閩式、洋風建物。從金門的俗諺「有水頭富,無水頭厝」(意思是即使能像水頭人一樣富有,但要能擁有跟水頭村一樣華麗的房舍卻不容易),也不難看出金門人對水頭聚落建築的讚譽。

金水國小

金水國小」,興建於1932年,是仿照傳統書院「回」字型的平面結構、俗稱「番仔厝」類型的一層樓建物,在當時是全金門最新、最大的洋樓小學。(備註:當時南洋地區被視為「番外之地」,當時台人從南洋帶回的東西,都會被冠上「番」字,而金水小學因其南洋建築風格,被視為「番學校」)

正門口牌坊由刻畫「天使」、「A」、「老鷹」的雕像組成,象徵金水國小的學生能擁有保有跟天使一樣純潔的心靈、學業都是高分A,畢業後能像老鷹一樣展翅高飛。內部使用紅磚搭建圓柱,取諧音「專注」之意,每一處小細節都是對學子們的期待。

 地址:金門縣金城鎮前水頭47號/  營業時間:8:30-17:00(每天共有6場次的免費導說:09:00、10:00、11:00、14:00、15:00、16:00)

得月樓

得月樓」是1931年水頭聚落的黃輝煌經商致富後,委請福建內地的匠師設計建造,也是當時水頭聚落最高的建築,便以「近水樓台先得月」之意涵,取名為「得月樓」。

得月樓旁的一層番仔厝,又稱「假厝」,並非真正居住使用,而是作為欺敵之用。雖是如此,其正面外表的裝飾卻一點也不含糊。若非事前就知道他是假厝,可能還真得會被騙呢!

 地址:金門縣金城鎮前水頭45號/  營業時間:8:30-17:00 (每天共有6場次的免費導說:09:00、10:00、11:00、14:00、15:00、16:00)

風獅爺文物坊

得月樓附近還有一「風獅爺文物坊」,是由黃永遷、黃永鑿兄弟自印尼經商致富後,匯錢回來將原本的閩南二落大厝,改建為鋼筋混凝土的二層洋樓,同時也是水頭村裡最大的洋樓。這裡除了展示、販售風獅爺藝術品,亦有販售高粱酒與奶茶相結合的「毛澤東奶茶」。

 地址:金門縣金城鎮前水頭42號

文臺寶塔

文臺寶塔」建於明朝洪武20年(1387年),是明太祖命「江夏侯」周德興在金門建的三座石塔之一,也是金門唯一沒有毀於戰火、未受砲彈損傷的明代石塔。

高聳的文臺寶塔,塔頂有鐫字及浮刻,面向金門城方向的塔檐下,掛著一塊長條石板,橫鐫有「奎星聳照」四字,下方浮刻有「魁星踢斗」圖象,祈求文風興盛的意境明瞭。

塔下方的盤石,有明代武官陳煇手書的「文臺寶塔」墨蹟,以及已故大師張大千的「國之金湯」墨寶,相當具歷史意義。

 地址:金城鎮古城村金門城南磐山南側/  營業時間:24小時

虛江嘯臥碣群

在文臺寶塔旁,還有明清文人雅士摩崖勒石所形成的石碣群;其中,又以明都督俞大猷(1503-1579, 號虛江, 安徽霍邱人, 嘉靖年間與戚繼光齊名的抗倭名將)所題的「虛江嘯臥」最早,此地才得名為「虛江嘯臥碣群」。

俞大猷的門生楊弘舉,於嘉靖四十二(1563)年在石刻前建一座重簷四柱亭。前二柱間題刻「嘯臥亭」,柱聯:「嘯喝氣雄吞宇宙,臥休神隱靜風坡」;後二柱間題刻「後樂亭」,柱聯:「嘯臥原非暇逸,憂樂總有後先」。並於亭旁岩壁勒「虛江嘯臥亭記」,至康熙甲申四十三(1704)年燕山朱杰重鐫,於旁另一巨石上,刻有「砥柱」二字,其下有「汪洋滄海,波浪怒來,我有片物,揮之使迴,門人楊弘舉贊」。上方的「大觀」,則是燕山朱杰在康熙四十三(1704)年題。「如画」二字,雍正六(1728)年清朝總兵呂瑞麟題。「觀海」石刻,則沒有署名與落款。

 地址:金城鎮古城村金門城南磐山南側/  營業時間:24小時

金門城古城牆

金門城」從明洪武二十(1387)年築城開始,至今已有六百多年歷史。歷經歲月變遷,整個城牆早已蕩然無存。2007年修復的金門城城牆,僅復原48米長,採取洪武年間城牆形制施工,城牆寬度一丈(3.2米)、城牆高度一丈七尺(5.4米)。

 地址:金城鎮古城村金門城南磐山南側/  營業時間:24小時

明遺老街

明遺老街」為金門千戶所城北門外市街,已逾四百年的歷史,被稱為金門最古老的街道,過去曾是金門城的繁鬧市集,在地人又稱這裡為「買菜街」,隨著金門從清初政經中心移往後浦,才逐步走向沒落。

街道呈南北向,中有亂石車轍道,且東南西北各有隘門防禦設施;兩側為長形店屋建築,為二進式、三進式天井空間類型,整個街區大致保存了明末清初的建築風貌。

為了將金門第一街的回憶留存,明遺老街上的三棟建築改作為故事館,展示昔日當地居民的生活樣貌,關於信仰、農作與起居都有詳盡的描述。

 地址:金城鎮古城村大古崗100號(近古城國小)/  營業時間:24小時

金門城風獅爺

金門城風獅爺」與城同壽,也與文臺寶塔、城隍廟同年齡,歷經六百多個春秋歲月洗禮,看盡潮起潮落的金門變遷。這尊建置鎮煞擋風的風獅爺,坐西南向東北,身材嬌小玲瓏,獅身高僅28公分。

為加強風獅爺鎮境護民神力,1994年另增設一尊高大威武的石雕風獅爺,獅身高196公分,坐西南朝東北,與原有的小風獅爺一起攜手合作,共同為捍衛村境的安寧。

 地址:金城鎮金門城迴向殿後/  營業時間:24小時

歷史名人篇

延平郡王祠

位在建功嶼旁的,還有建於1967年,1969年完工的「延平郡王祠」,是當年鄭成功將金門作為反清復明基地時的海上觀兵之處。

 地址:金門縣金城鎮夏墅西北方/  營業時間:24小時

葉華成故居/金門高粱酒史館

金門高粱酒史館」是一座二落六路大厝、傳統閩南式建築;這裡也是高粱酒的創辦人-葉華成(1913-2002)的故居。

 地址:金城鎮金門城51號/  營業時間:8:00-17:30

You may also like

Leave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