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錄
Toggle本篇敘述2024年12月,再次行走「熊野古道小邊路」果無峠越古道,探索「三十三尊觀世音菩薩石佛」的追加紀錄(前篇)。
其中,有關「三十三觀音」的認識與介紹,取材資訊來源均為網路。
「三十三觀音」,指的是觀世音菩薩為普渡眾生所示現的三十三身,又稱「三十三體觀音」。
「三十三觀音」依其所外形,大致可分為「應身」與「化身」二大類:
據《法華經》卷七〈普門品〉所載,觀世音菩薩的三十三種應化身:
01. 楊柳觀音:佛身 02. 龍頭觀音:辟支佛身/龍身/天龍身 03. 持經觀音:聲聞身 04. 圓光觀音:梵王身 05. 遊戲觀音:帝釋身 06. 白衣觀音:比丘(尼)身/自在天身 07. 蓮臥觀音:小王身/天大將軍身 08. 瀧見觀音:大自在天身 09. 施藥觀音:毗沙門身 10. 魚籃觀音:小王身 11. 德王觀音:梵王身/長者身 | 12. 水月觀音:居士身/辟支佛身 13. 一葉觀音:宰官身 14. 青頸觀音:婆羅門身/佛身 15. 威德觀音:比丘身/天大將軍身 16. 延命觀音:比丘尼身 17. 眾寶觀音:優婆塞身/長者身 18. 岩戶觀音:優婆夷身 19. 能靜觀音:長者婦女身 20. 阿耨觀音:居士婦女身 21. 阿摩提觀音:毗沙門身/宰官婦女身 22. 葉衣觀音:帝釋身/婆羅門婦女身 | 23. 琉璃觀音:童男身/自在天身 24. 多羅觀音:童女身 25. 蛤蜊觀音:天身/菩薩身 26. 六時觀音:龍身/居士身 27. 普悲觀音:大自在天身/夜叉身 28. 馬郎婦觀音:乾闥婆身/婦女身 29. 合掌觀音:阿修羅身/婆羅門身 30. 一如觀音:迦樓羅身 31. 不二觀音:緊那羅身/執金剛神身 32. 持蓮觀音:童男童女身/摩睺羅迦身 33. 瀝水觀音:執金剛神身 |
十津川溫泉果無集落至八木尾的「三十三觀音石佛群像」,是大正11年(1922)至大正12年(1923)由十津川村、本宮和新宮地區信眾捐贈建造,猜測是為了祈求交通平安,沿著果無集落至八木尾的古道所建造33尊石佛像,至今已有百年歷史了。
這「三十三觀音石佛群像」座落位置,從果無峠登山口(十津川側)經果無集落的第30番觀音開始,或經櫟砂古登山口的第33番觀音起,沿著果無山的山道,穿越果無峠的第17番觀音,一直到八木尾公民會館旁的第1番觀音。
儘管在之前幾次的行程中,我們早已完成「熊野古道小邊路」的巡禮,也走過果無集落至八木尾的果無峠越古道。然而,當時在行走這段路程時,天候不良,穿著笨重雨衣無法妥善拍照,完整記錄「三十三觀音石佛群像」。
幾度思量後,決定再次探訪果無峠越古道「三十三觀音石佛群像」。
此次行程為「熊野古道小邊路」四個區段的最末段:「果無峠越」。
0815「十津川温泉」巴士站/奈良交通巴士營業所 ➜ 0830 柳本橋 ➜ 0845「櫟砂古」巴士站,起登 ➜ 0930 果無集落➜ 1047 天水田跡 ➜ 1100 山口茶屋跡 ➜ 1142 観音堂 ➜ 1245 果無峠 ➜ 1345 二十丁石 ➜ 1405 三十丁石 ➜ 1440 七色分岐 ➜ 1600 「八木尾」巴士站
十津川溫泉巴士站 (1.0km; 15分) ➜ 柳本橋 (0.6km; 15分) ➜ 櫟砂古登山口 (1.0km; 45分) ➜ 果無集落 (2.5km; 2小時12分) ➜ 観音堂 (1.1km; 1小時3分) ➜ 果無峠 (3.2km;1小時55分) ➜ 七色分岐 (2.2km;1小時20分) ➜「八木尾」巴士站
這次行程,短短十多公里數,卻比上次多花了整整2小時,主要因為以下原因:
然而,皇天不負苦心人,總算圓滿完成本次「三十三尊觀世音菩薩石佛」之旅。
本宮大社前巴士站,4號月台是往十津川温泉、五條駅、大和八木駅方面。我們搭乘的巴士,是奈良交通#302,開往大和八木駅。
07:14,準點出發,這是我們第二次搭乘這班巴士了。跟去年第一次搭乘一樣,除了司機外,就我們而已,沒別的乘客。
八時不到,巴士就到達奈良交通十津川溫泉巴士站(十津川營業所)。
十津川温泉巴士站(奈良交通 十津川營業所)
08:15,開始展開今天的行程。
十津川温泉(巴士站)旁邊「庵之前橋」
經過「蕨尾」,這裡有幾家溫泉民宿,可供小邊路旅人宿泊休息。
來到紅色柳本橋(鐵橋)
[備註]:到達果無集落有兩種方式:
在過了「紅色柳本橋(鐵橋)」的路口地藏菩薩處,選擇繼續走左手邊的168公路(地藏菩薩右邊的林道也可至登山口,但會錯過第31-33番號觀音)。
路口地藏菩薩旁,掛有「熊野參詣道小邊路果無峠越走行地圖」以及江戶時代文學大師向井去來(1651-1704)的句碑(つづくりも果て無し坂や五月雨)。
從紅色柳本橋(鐵橋)走了600米,到了「櫟砂古」巴士站,此處右側階梯而上,就是登山口,但是沒有正式的登山口道標。
由「櫟砂古登山口」,最主要原因是如此走法才能看得到「西國三十三觀音」中的第31,32,33番觀音,否則就會錯過這三個番號觀音。
08:45,開始登山。剛一開始登山,就有觀音菩薩石佛像了。
「西國三十三觀音 第三十三番觀音」是「灑水觀音」
第三十三番觀音「灑水觀音」,一手持淨瓶作瀉水狀,一手作法印或持楊柳枝,立於地面上或雲端灑水。象徵救贖大眾,普降甘霖,解除眾生苦難。護佑眾生:甘露法水,遍灑三千。
「西國三十三觀音 第三十二番觀音」是「持蓮觀音」
第三十二番觀音「持蓮觀音」,即手持蓮花的觀音。蓮花出汙泥而不染,象徵內心清淨。化身相有說為「童男童女身」的示現,也有說「摩睺羅迦身(大蟒蛇神)」的示現。護佑眾生:子孫卓越,品貌皆優。
起先,都是上坡,這路段並不是很陡。
持續上坡路段,路旁「西國古道」路標。
「西國三十三觀音 第三十一番觀音」是「不二觀音」
第三十一番觀音「不二觀音」,雙手相叉或低垂,在水中立或坐於蓮葉之上,身著天衣,飄然自得地浮於水面。化身相「緊那羅身」示現,亦說是「執金剛神身」示現。寓意念佛為不二法門,象徵觀音菩薩保佑眾生消災解厄、福壽無量。護佑眾生:悟智解惑,福慧圓滿。
09:30,來到果無集落,與柳本橋(吊橋)登山口上來的路線合流,取左,續行往果無峠方向。路標:果無峠4.1km、十津川溫泉(昴の郷)0.9km、西國三十三觀音(31、32、33番觀音)
上一張照片轉90度位置,走在果無集落,往南方向走。
「岩本樣宅」(民家),此處是岩本先生的家宅,屬於私人土地和住家。
〔請注意〕在「岩本樣宅」,右側淺藍牆上掛有一箱型物,那是「押印台」,是雙朝聖者熊野古道小邊路巡禮、熊野叁詣道小邊路押印帳(奈良县地域振興部)需要完成的集章處。
小邊路「岩本樣宅」押印所,蓋章「果無集落世界遺產」。
熊野古道小辺路 果無集落「世界遺産紀念碑」
路標:果無峠3.9km、十津川溫泉(昴の郷)1.1km
「西國三十三觀音 第三十番觀音」是「一如觀音」
第三十番觀音「一如觀音」,乘雲飛行空中,右手持說法印,能制伏雷電等魔擾。不二為一,不異為如,是為一如。象徵真如之理,一視同仁。化身相即「迦樓羅身」示現。護佑眾生:苦盡甘來,功成名就。
石疊路
橫越林道,這裡再次標示「果無峠登山口」。
路標:果無峠3.6km、十津川溫泉(昴の郷)1.4km
「西國三十三觀音 第二十九番觀音」是「合掌觀音」
第二十九番觀音「合掌觀音」,合掌立像,佇立蓮台之上。象徵觀音菩薩樂於化解眾生苦難。化身相「阿修羅身」示現,亦說「婆羅門身」示現。護佑眾生:至誠合作,事業騰達。
「西國三十三觀音 第二十八番觀音」是「馬郎婦觀音」
第二十八番觀音「馬郎婦觀音」,寓意為觀音菩薩化身美女,叫大家誦經念佛,點化大眾。象徵信心與堅持。化身相「乾闥婆身」示現,亦說「婦女身」示現。護佑眾生:求龍求鳳,子孫綿延。
「西國三十三觀音 第二十七番觀音」是「普悲觀音」
第二十七番觀音「普悲觀音」,乘雲浮空,衣端受風立像,表現大自在天身。化身相「大自在天身」示現,亦說「夜叉身」示現。象徵觀音對眾生一視同仁,常保世人平安。護佑眾生:上任之初,開局順利。
「西國三十三觀音 第二十六番觀音」是「六時觀音」
第二十六番觀音「六時觀音」,左手執摩尼寶珠,右手持梵策,立像,常作居士裝束。化身相「龍身」示現,亦說「居示身」示現。觀音大慈大悲,於六時之中,隨時都在護念哀憫救度眾生。護佑眾生:六時吉祥,事事如意。
六時
「西國三十三觀音 第二十五番觀音」是「蛤蜊觀音」
第二十五番觀音「蛤蜊觀音」,居於兩扇蛤蜊殼中,或乘於蛤蜊之上渡海。化身相「天身」示現,亦說「菩薩身」示現。象徵觀音菩薩對眾生常懷憐憫,樂於救苦勸善。心護佑眾生:一帆風順,漁業興旺。
10: 47,來到一片平坦區域,這裡是「天水田跡」,昔日利用雨水灌溉的稻田。
11:00,「山口茶屋跡」,此處有一些巨大的杉木。據傳,過去的住民只利用雨水種植水稻。
步道旁,有「地藏菩薩立像」,保佑來往旅人平安順利。
「西國三十三觀音 第二十四番觀音」是「多羅觀音」
第二十四番觀音「多羅觀音」,「多羅」意指「眼」、「瞳子」,作中年女像,合掌持清蓮花,又稱「多眼觀音」,化身相「童女身」的示現。象徵觀音菩薩能眼觀四方,無所不察。護佑眾生:兒孫滿堂,全家歡聚。
古道旁,原先以為未掛牌的觀音菩薩石佛,後來才知僅是地藏菩薩。
來到一處可以眺望遠景的地方,此刻天空居然開始下起雪來,鏡頭裡還看不出來細小的白雪紛紛。
「西國三十三觀音 第二十三番觀音」是「琉璃觀音」
第二十三番觀音「琉璃觀音」,兩手捧琉璃壺,乘在蓮瓣浮於水上或空中。又因觀音菩薩手捧香爐,也稱「香王觀音」說法。化身相「童男身」示現,亦說「自在天身」示現。象徵內心如琉璃純淨,事事如意。護佑眾生:吉星高照,絕路逢生。
「西國三十三觀音 第二十二番觀音」是「葉衣觀音」
第二十二番觀音「葉衣觀音」,敷草坐岩上,身穿千葉衣,代表觀音能消除瘟疫、畜疫、劫賊、苗稼蟲害等,象徵無病常壽。化身相「帝釋身」示現,亦說「婆羅門婦女身」示現。護佑眾生:種善結緣,禪定篤成。
「西國三十三觀音 第二十一番觀音」是「阿摩提觀音」
第二十一番觀音「阿摩提觀音」,常乘白獅子而身放火光之像,又稱「獅子無畏觀音」,象徵正氣凜然、無畏無敵之義。化身相「毗沙門身」示現,亦說「宰官婦女身」示現。護佑眾生:闢邪驅禍,家宅平安。
11:42,到了「果無観音堂」。這裡是穿越過山口唯一的水源,有簡易的廁所,一般登山者在此作短暫休憩。
「果無観音堂」
「果無観音堂」內三尊石造佛像,中間是觀音菩薩坐像,左為十一面千手觀音菩薩,右為不動明王。
「西國三十三觀音 第二十番觀音」是「阿耨觀音」
第二十番觀音「阿耨觀音」,左膝倚背在岩石上,兩手相交,遠眺海面。象徵觀音菩薩洞察一切,救苦救難。「阿耨」是梵語,佛教傳說「阿耨達池」位於瞻部洲香山以南、大雪山以北,「阿耨觀音」名稱即由此而來。化身相「居士婦女身」的示現。護佑眾生:臨危救難,化險為夷。